近年來,建安區嚴格按照中央部署及省、市要求,積極實施“四水同治”(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戰略,主動拓寬資金渠道,建立“政府主導、多元投入、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建設投資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和企業投資,全力推進水利工程大建設,不斷夯實水利基礎設施,深入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以水政執法為手段,不斷強化水資源管理。建安區嚴格按照《水資源稅征收標準》,對區域內取用地下水的企業進行督促繳納水資源稅。全年共辦理取水許可證168份,其中取水許可證延續126份,新辦理取水許可證42份;追補繳水土保持補償費98694元。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加大潁河清障與巡查治理力度,嚴厲打擊河道采砂行為。
以水利基礎設施為支撐,紮實推進重點工程建設。為滿足河湖生態水系的需要,改善東西部水生態環境,建安區先後實施了潁汝幹渠綜合整治二期工程建安區段的項目和建安區老潩河郊野風光帶景觀項目,總計投資17000萬元。穩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和基層服務體系建設項目,2019年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驗區涉及6個項目4個鄉鎮61個行政村,改革面積12.5萬畝,工程總投資324萬元,主要升級陳曹鄉縣級和鄉級信息平臺,安裝智能一體化井房,對61個用水協會配套水價改革相關設施等內容。目前已實施完畢,正在準備審計資料報審。
以推進水利改革為方向,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健全推進機制,在區級層面建立信息共享、信息報送、督查、考核、驗收等工作制度;用好信息平臺,及時將建安區250名河長信息、22條河湖信息錄入信息系統,開展在線巡河培訓6次,實現了河湖長利用“河長巡河通”小程序在線巡河管理;完善考評機制,制定並細化《建安區河長制工作考評實施細則》,建立“每周一檢查、一季一考評”工作機制;強化督導檢查,不定期對各河道現場和河湖管護情況進行實地督導和暗訪檢查,發現問題立即通報屬地限期整改。2020年,建安區三級河長共開展巡河22069次,巡河率90.2%,在全市年度巡河率排名第三,累計發現問題220余處問題,及時整改,有效推動了涉河湖問題的解決。
以維護群眾關切為核心,突出抓好農村供水工作。強化農村供水水源建設,先後投資650萬元對轄區16個水廠新增水源井16眼及供水配套設備,極大地緩解由地下水下降造成的供水不足問題;利用139萬中央維修養護資金對轄區25個水廠進行了供水設施改造提升;對蘇橋鎮武莊新村、忽莊社區進行管網和入戶安裝工程進行改造,總投資130萬元。嚴格落實水質飲用安全保障,水質檢測工作覆蓋全區12個鄉鎮和兩個辦事處的77個水廠,並將水質檢測報告及時公示存檔。做好水質監測宣傳和水廠管理工作,全區77個水廠均設立公示牌,24小時接受群眾監督,暢通群眾反饋問題渠道。
以保障群眾安全為己任,全力做好水旱災害防禦工作。建安區加強險工險段的巡查,發現洪澇隱患及時消除,組織實施2020年防汛應急實戰演練,進一步提升水利應急隊伍應對復雜工作局面的綜合能力,同時加強防溺水工作的督導檢查,嚴格落實宣傳方案,在沿河鄉鎮、社區、學校開展防溺水宣傳活動。“新的一年,我們將統籌推進‘四水同治’,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為主線,以河長制為總抓手,以‘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為重點,以建設‘系統完善、豐枯調劑、循環暢通、多源互補、安全高效、清水綠岸’的現代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為骨幹,化水害為水利、變水患為水益,為新時代水利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區長馬浩說。